信用卡申請
首頁 >  信用卡中心 >  信用卡資訊 >  銀行卡遭盜刷案件多發(fā) 三大原因值得警惕

銀行卡遭盜刷案件多發(fā) 三大原因值得警惕

      

  “3·15”來臨,記者從聊城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獲悉,過去的2015年,聊城金融消費者維權情況出現明顯變化,銀行代理保險理財類投訴明顯減少,不過銀行卡遭盜刷案件多發(fā),這需要各方引起重視。

 

  部分金融機構業(yè)務信息披露不充分

 

  聊城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轄區(qū)市、縣兩級協會全年共受理咨詢投訴753件,較2014年全年增加 479件,增加174.8%,其中第四季度受理咨詢投訴138件,較上一季度減少30件,減少17.86%。

  該負責人表示,從投訴案例結構上來看,主要集中在金融機構服務態(tài)度和消費者誤解上,由此可見,金融消費者的服務質量需求和維權意識正在逐漸提高。同時也反映出,部分金融機構業(yè)務信息披露不充分,產品業(yè)務宣傳上存在透明度不高、文字過于專業(yè)化、難以通俗易懂,致使消費者對產品業(yè)務存在誤解,產生糾紛。

 

  銀行卡遭盜刷案件多發(fā)三大原因值得警惕

 

  該負責人表示,2015年,銀行卡遭盜刷案件依然不少。全年共受理該類案例12件,其中第四季度就有3件。經查實,消費者的資金大多數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被劃走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遭到損失,金融機構形象受到負面影響,消費者對金融機構的信賴度降低。

  據了解,銀行卡遭盜刷的原因大致有三個方面:首先,客戶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技術冒充金融機構官方服務號碼,以積分兌換現金、信用卡調額、激活提款、取消功能等為名向用戶發(fā)送虛假短信,誘騙消費者點擊不明鏈接,獲取銀行卡信息后實施盜刷,手法隱蔽,迷惑性強,該原因為此類案件的主要原因。

  其次,金融機構自身業(yè)務系統(tǒng)功能有待健全完善,風險防范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商業(yè)銀行法》第六條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有義務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

  再次,某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準入標準低,沒有清晰標準的行業(yè)規(guī)范,相關監(jiān)督管理部門第三方平臺監(jiān)管力度不夠。

  該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廣泛宣傳,提高消費者的金融素養(yǎng);另一方面,建議監(jiān)管部門出臺相關規(guī)章制度。針對銀行卡盜刷問題,應制定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加強制度規(guī)范管理。同時,規(guī)范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

  據了解,2015年12月28日,央行發(fā)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管理辦法》,備受關注的第三方支付行業(yè)業(yè)務政策將在今年7月1日起施行。《辦法》提出,將對個人支付賬戶、支付機構實施分類管理,此外,不同交易驗證方式的支付賬戶還將有不同的支付限額規(guī)定。此《辦法》的出臺是央行加強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管理的有力措施。

 

  銀行代理保險理財類投訴減少

 

  該負責人表示,2015年的另一個變化是,銀行代理保險理財類投訴減少。全年共受理該類案例23件,第四季度為2件,投訴原因為客戶對收益不理想。引發(fā)此類投訴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工作人員在向客戶介紹理財產品時,僅告知產品的收益,未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二是消費者在簽訂購買理財產品合同時,不仔細閱讀產品說明和購買須知,消費者被高收益吸引,忽略了風險與收益是共同存在,發(fā)現到期收益與當時辦理業(yè)務時承諾的收益存在差距,就認為工作人員存在虛假信息、誤導消費現象,要求銀行補償收益差額,由此引發(fā)糾紛。此類投訴的減少,說明金融機構加大了對此類投訴的重視程度,銀行員工在辦理此項業(yè)務時,嚴格履行了告知義務說明,消費者對保險理財類業(yè)務也增加了認知。

 

  更多內容請關注專業(yè)金融服務平臺——卡寶寶網(http://readingspeakeasy.com〕 卡寶寶網同時為您提供更多銀行信用卡優(yōu)惠信息、信用卡指南、信用卡攻略,讓您更好地使用信用卡。

關注 卡寶寶 (ID:cardbaobao2021)公眾號 ,獲取更多放水資訊,學習更多提額秘方。


卡寶寶公眾號 卡寶寶申卡
看過該文章的網友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