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用來消費的普通信用卡,經過非法中介的虛擬交易,竟然異化成為循環(huán)套取銀行現金的工具。銀行有關人士提醒廣大持卡人:注意防范非法中介,做到正確用卡、安全用卡。
近年來,江蘇銀行卡產業(yè)發(fā)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共有發(fā)卡機構48家,發(fā)卡總量1.8億張。上半年,全省實現銀行卡跨行交易2.09億筆,清算金額1584.15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66%和75%。應該說,銀行卡已成為我省個人使用最為頻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
與此同時,一個影響銀行卡產業(yè)發(fā)展的“灰色地帶”正在生成,銀行卡中信用卡的透支消費功能正在被非法利用。金融監(jiān)管部門的調查顯示,目前一些地方出現了以“代還信用卡到期款”、“低息貸款”、“墊還”、“急用錢、卡貸”、“空卡貸款1-5萬”等名義,從事非法金融業(yè)務的中介。這些中介通過“提”、“墊還”、“空卡貸”等形式,為持卡人從銀行套取現金,自己則按提取額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續(xù)費。實際上,本來用來消費的信用卡此刻并沒有用來消費,而是成為直接套取銀行現金的工具。
人行南京分行負責人告訴記者,不管是“提”,還是“墊還”,這類交易行為實質上都是不法中介向信用卡持卡人墊付或提供資金周轉,從中收取高額手續(xù)費的非法融資行為。由于信用卡一般都有從20多天到50多天不等的免息期,在此期間套取的現金不需交納任何利息,這會給正常的信貸交易帶來沖擊。頻頻惡意透支信用還會積累金融風險。美國、韓國由信用卡惡意透支帶來的金融風險,已成前車之鑒。
“一張張信用卡不當使用,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千萬不可小覷?!苯鹑诒O(jiān)管部門人士指出,利用虛擬的刷卡消費套現,往往是將取得的款項用于經營活動或其他用途,變相增加了全社會信貸投放,而且這部分資金脫離了金融監(jiān)管部門的管理和控制,不利于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同時,由于信用卡套現沒有真實的交易基礎,套現資金累積到一定規(guī)模后,發(fā)卡銀行將會背上巨大的風險包袱。
信用卡套現行為還會直接危及到持卡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