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著信用卡的使用人群越來越多,在年輕人這個群體中普及很快,由于學生的消費能力也很大,所以各大銀行紛紛盯上了校園信用卡這一塊。只要新學期一開學,就可以看到各個銀行的信用卡推銷員奔波于各個校園宿舍樓,不少學生因為看上去優(yōu)惠很多,抵擋不住誘惑就辦了信用卡。
校園信用卡進入校園帶來的困擾
校園信用卡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司空見慣,但是便捷消費帶來的困擾也是不小,而銀行只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各大銀行紛紛降低門檻,各種優(yōu)惠活動,還贈送各種禮物來吸引學生辦理信用卡。
在校園中隨處可以看見某銀行工作人員帶著該行推出的一種新型銀行卡正在為學生們現(xiàn)場辦卡。根據(jù)銀行要求,只需填寫一張申請表,把身份證和學生證交給現(xiàn)場的銀行工作人員復印一下,既可辦卡又拿禮品,簡單的程序,誘人的禮品,各具特色的銀行卡服務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眼球。
“現(xiàn)在辦卡很方便,不需要年費,還有小禮物拿,多辦一張無所謂,”市場營銷專業(yè)大三學生說,每次辦卡之后,真正使用的概率很小。
辦?還是不辦?很多學生陷入了矛盾中。很多學生難擋辦卡禮品的誘惑,紛紛辦理了該銀行的校園信用卡。
“現(xiàn)在班里同學人手至少二三張銀行卡,最多的可達七八張。”該學生介紹說,因為現(xiàn)在辦卡方便,很多同學并不介意多辦一張,而且在首筆刷滿一定金額的前提下還附送額度不等的話費,是相當吸引人的。
隨著不少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曾經(jīng)以助學貸款為主的校園金融服務,如今正快速向消費金融服務轉(zhuǎn)變。連日來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不少高校針對大學生的消費辦卡廣告鋪天蓋地,不少好奇的學生也愿意嘗試這一新生事物。
提前消費導致的后果
“我的信用卡透支了1000多塊錢,家里又遲遲沒有寄錢來,只好先找同學湊一下了。”某高校大四學生說,辦卡的時候只聽到如何方便,沒有考慮后期的還款壓力;刷卡的時候只覺得很方便,沒有想過花了多少錢;如今賬單寄來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債臺高筑。
“兒子背著家人辦了三張信用卡,現(xiàn)在累計欠款一萬多元了,不是銀行打電話到家里來,還不知道要欠多少?!蹦掣赣H說他上大三的兒子身上有三張信用卡,累計信用額度是2萬元。由于沒有理財觀念,兒子拿著卡消費感覺不到心疼,到現(xiàn)在累計欠款已經(jīng)超過了當初的信用額度,而且由于欠款時間已久,銀行催款電話都打到了家里。
“孩子辦卡,我們沒法阻攔,辦下卡來,一旦發(fā)生欠款的情況,作為家長,我們還要替孩子還債,總不能讓孩子還沒進入社會就有不良信用吧?!弊鳛閷W生家長,市民張先生認為,給學生辦理信用卡完全沒有必要。
采訪中,不少家長認為,學生擁有的大額度可透支信用卡,已經(jīng)打破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理財平衡,在事實上造成了學生脫離家長的“財政監(jiān)督”,為大學生的不理性消費開了平臺,也為家長增加了負擔。
大學生應該理性消費
不少大學生尚未畢業(yè),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收入,但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的現(xiàn)象很多見,不少學生還款困難因此淪為“卡奴”,感嘆信用卡透支容易還款難。
信用卡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合理、有計劃地使用才會真正發(fā)揮作用。信用卡提出的是“透支未來錢”的消費方式,這對大學生們很有吸引力。可是,大學生屬于無工作、無固定收入群體,銀行卡在大學校園的無序競爭,對學生無異是一種坑害。銀行向大學生大量“派發(fā)”銀行卡,會造成自制力較弱的學生超能力消費,或滋生攀比消費心理。這是一種在大學校園的無序競爭,暴露出目前銀行的經(jīng)營乃至風險管理缺乏社會責任意識,缺乏法治觀念。這將會給大學生帶來很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