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從靜態(tài)支付工具到動態(tài)流量入口
一張信用卡的互聯網+升級
當信用卡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后會怎樣?
8月27日,京東金融與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在京聯合舉辦“就是要白”發(fā)布會,共同宣布推出國內首張“互聯網+”概念信用卡——中信白條聯名信用卡,作為國內首款全白設計的信用卡,簡稱“小白卡”。
“我們要讓信用卡成為一個放不下的高頻應用,給信用卡注入社交、分享、個性等互聯網元素以及更多年輕用戶喜歡的內容?!本〇|消費金融事業(yè)部總經理許凌說,“自此以后,信用卡不再是只是靜態(tài)的支付工具,而變成動態(tài)的流量入口,這是互聯網+的力量?!?/p>
據了解,“小白卡”的目標客戶為90后的年輕用戶,作為“互聯網+”創(chuàng)新產品,“小白卡”用戶不僅可以享受白條和信用卡的雙重服務,還能通過商業(yè)信用+金融信用的創(chuàng)新模式幫助用戶實現超長免息消費體驗,充分滿足時下年輕用戶對消費力和還款期的雙重需求。
多年來,信用卡市場備受互聯網巨頭青睞,此前便曾有傳統銀行聯手互聯網企業(yè)試水虛擬信用卡產品,但遺憾的是,由于相關監(jiān)管政策的原因,類似的嘗試最終紛紛擱淺。
而與虛擬信用卡不同的是,“小白卡”是互聯網金融機構與傳統銀行聯手發(fā)行的實體卡片。通過此舉,京東電商的支付范圍由線上的京東白條拓展至線下的支付市場;中信銀行利用京東的客戶流量,挖掘自己的潛在市場。
然而也有業(yè)內人士擔憂,京東金融作為互聯網金融機構,進入消費金融領域是否會對傳統銀行的信用卡業(yè)務造成影響?
對此,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呂天貴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國的市場空間廣闊,還有更多的客戶需求需要不同的企業(yè)進行滿足,無論消費金融公司還是信用卡公司,應該以解決客戶需求作為共同努力的目標,而非競爭關系。
“這不是戰(zhàn)場,而是一個共贏的開放服務的市場?!痹S凌也表示,“中國有5億張信用卡,但是持卡人不到兩億人,在整個人口結構占比少于30%,這意味著還有很多市場空間的存在?!?/p>
業(yè)內人士指出,傳統銀行在資金、管理、風控等方面具有先天基礎,而互聯網巨頭在平臺、流量、大數據等方面有后發(fā)優(yōu)勢,兩者既是競爭對手,更是合作伙伴。